欢迎来到雕塑头条官方网站 2025年07月12日  注册 登录
王子云艺术奖个人主页

第十六届王子云艺术奖优秀作品展获奖揭晓

2025-01-08 17:17:54 评论 分享


前  言


王子云先生在中国雕塑史上的独特地位在于,他是中国雕塑两个“自觉”的卓越代表。

首先,王子云先生是“雕塑自觉”的卓越代表。

1928年,他参与了杭州国立艺专的筹建工作,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雕塑系就出现在这个学校。其后,他又远赴法国巴黎美院学习雕塑,成为中国第一代现代雕塑家。

作为学科的“雕塑”和作为艺术家的“雕塑家”出现,是“雕塑自觉”的标志。几千年来,尽管中国古代雕塑成就辉煌,但它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类别;雕塑创作者也没有获得艺术家的主体地位。进入二十世纪以后,雕塑学科、雕塑家的出现,改变了这种状态。

另外,王子云先生还是“雕塑学自觉”的卓越代表。

“雕塑学自觉”与“雕塑自觉”只有一字之差,区别在于,“雕塑学”是关于雕塑的“学问”,是包括雕塑理论、雕塑史、雕塑批评在内的一门理论学科。

在某种意义上,中国的“雕塑学的自觉”比“雕塑的自觉”要更加艰难。

为什么呢?自古以来,中国不缺乏好雕塑,也有自己的雕塑传统。但中国古代雕塑学思想,只是零星地散布在各种文献典籍中。

现代以来,随着“雕塑的自觉”,雕塑学也开始获得自觉。1940年,王子云先生担任西北文物考察团团长,从此开启了”雕塑学”的研究工作。其后,无论是考察洛阳、巩县、敦煌的佛教石窟,还是研究汉陵、唐陵……他都在雕塑学领域中辛勤耕耘,王子云先生的《中国雕塑艺术史》等一系列的雕塑学专著,奠定了他作为中国雕塑学开创者、奠基人之一的地位。

发轫于2009年的王子云艺术奖的设立,延续了王子云先生“雕塑”和“雕塑学”这两条文脉,让王子云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实践得到了发扬光大。实践和理论并重,作品和论文并举,使王子云艺术奖在全国同类展览和奖项中具有唯一性,成为它独一无二的亮点。

2024年第十六届王子云艺术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。第十六届王子云艺术奖一如既往,秉持了学术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尊重评审规则,尊重评委的选择,保证了它在学术上的独立性和严肃性。

对王子云艺术奖而言,只有坚持它的学术品格,才能有效地让王子云奖成为中国高等雕塑教育的一扇窗口,一个平台,一个渠道。通过它,不仅可以让人们充分了中国雕塑教育在创作和研究方面的现状、成果;同时,它的学术努力和坚守将对整体提升中国雕塑和雕塑学的水平,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!”中国雕塑和雕塑学的不断创新、拓展,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。如果中国雕塑的历史有如一条漫长的道路,王子云艺术奖以它每一次的参与、每一次的评选、每一次的活动,将在这条大路上,留下自己的独特印记和荣光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第十六届王子云艺术奖评委会主席

中国美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
中国雕塑学会秘书长


第十六届“王子云艺术奖”活动开幕式现场

展览现场
展览现场
展览现场
“国际博士生论坛”活动现场合影




01

“王子云艺术奖”大奖

博士学位论文

《陕北汉代画像石雕刻艺术研究》
▲邢开 (西安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王志刚



硕士学位论文

《地域文化与政治意图:道光年间胡元煐辋川刻石研究》 
▲牟研冲 (西安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范淑英



硕士生毕业作品


《烈火骑士——龙麻子》|苏小林(四川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彭汉钦



本科毕业作品


《渔山渔水》|曾铭(广西艺术学院)
指导教师:石向东、魏杨博文、战丙强、杨山青





02

“王子云艺术奖”优秀奖


博士学位论文

《内验仪式: 安尼施·卡普尔艺术研究》

▲李贺 (东北师范大学)  指导教师: 殷晓峰


《逐“境”追“形”——孙家钵雕塑造型语言研究》

▲仇媛媛 (中央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 曹庆晖、王伟


《唐代吐谷浑王室墓葬雕刻艺术研究》

唐培淞(西安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石村


《中国木雕当代转向研究》

葛平伟(中国美术学院)  指导教师: 龙翔、孙振华


《雕塑空间转向研究:从巴洛克到极简主义》

常宝麟(清华大学)  指导教师: 王洪亮


硕士学位论文

《关中地区十六国时期仪仗俑艺术风格研究》

▲陈文瑾 (西安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周俊玲


《新中国早期雕塑民族形式的来源与形成》

▲高炫 (广州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韩小囡、陈克、陈宏践


非效用性“消耗”作为一种态度

—— 以弗朗西斯· 埃利斯作品《实践的悖论-1》为例

▲张振宇 (上海大学)  指导教师: 邱加


《南北朝以香炉为中心的佛座组合图像研究》

▲翦璐 (南京艺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  费泳


《山东东平司里山西崖佛教造像研究》

▲代凤霞 (山东艺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 李翎


《卢西奥·丰塔纳的粗陶雕塑研究》
▲李明茗(中国艺术研究院)  指导教师: 郅敏



研究生毕业作品


《·结·》之二十、《·结·》之二十一| 葛平伟(中国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 龙翔、孙振华

《党项》| 马千丁(中央美术学院)

指导教师:张伟

《角色》| 王健权(清华大学)
指导教师: 曾成钢

《蒙古奈热系列》| 嘎丽巴(鲁迅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 李遂

《红船卫士——王会悟》| 施泳圣(鲁迅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 李象群

《雅集——植秀轩》| 黎想(云南艺术学院)
指导教师: 陈长伟




本科毕业作品


《爷爷的故事》|  王伟民 (广州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王海同、谢国发、陈源州

 《南京1937》|  孙佳(西安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邸琨

 《守护的传承》|  吕明宇(西安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邸琨

《童梦》|  姜凌璐(西安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 张耀

《格桑花开》|  蒲彩怡(安徽师范大学)
指导教师: 刘超、杨涛







03

“王子云艺术奖”入围奖


博士学位论文

《从展场到社会——当代艺术中的“现场”问题研究》
▲武希文  (中国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
杨奇瑞、翁剑青

《如身使臂、如臂使指——雕塑工具论》
 
▲李万秋 (中国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 龙翔、孙振华

《中国当代风物雕塑研究》
 
▲柴鑫萌 (清华大学)  指导教师: 许正龙

《诗意空间——中国雕塑的“诗性”特质研究》
 
▲孟祥轲 (清华大学)  指导教师: 许正龙

《象外之意——中国金属焊接雕塑造型语言研究》
 
▲陈啸东 (上海大学)  指导教师:张海平

《重塑现实——中国当代雕塑中的超现实语言研究》
 
▲王卓 (中国艺术研究院)  指导教师:郅敏



硕士学位论文

《由像及心——当代雕塑学习实践者的自我反观》


陈璐 (中央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周思旻


《阿诺·布莱克雕塑艺术研究》
郭龑鹏 (中央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牟柏岩

《“新世界”理念——苏俄艺术与当下艺术的内在连续性》
曾朝炜 (中国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班陵生

《艺术创作与分析心理学的内在关联研究》
林巳琦 (中国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朱晨、陈汉、杨奇瑞

《当代废墟艺术中文化记忆的传承与再生》
杨宁 (中国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赵明


《基于机械美学视角下的当代雕塑研究》
帅云海 (清华大学)  指导教师: 陈辉

《探究数字技术在雕塑创作中的运用》
孟繁宇 (清华大学)  指导教师: 董书兵

《写生对于肖像雕塑的研究意义》
李环宇 (鲁迅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李象群

 《基于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的儿童参与式艺术研究与实践》
卢棉奇 (广州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张健,陈克

 《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实主义雕塑中英雄形象的嬗变》
颜铭柯 (四川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彭汉钦

《视听联觉中声音媒介对当代雕塑的空间塑造》
张瀚月 (四川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申晓南

《触感体验的颂歌:软雕塑的剧场性特征研究》
赵盼 (四川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焦兴涛

《黔东南地区苗族文化元素在个人雕塑创作表现中的运用》
张文先 (四川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焦兴涛

《现当代雕塑艺术中“身体与材料”的关系》
姜同浩 (天津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谭勋

 《从视觉到知觉——浅谈当代语境下的雕塑场域》
赵栖桐 (天津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谭勋

《雕塑创作中的负空间视觉研究和应用》
曾健豪 (湖北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余景学

《日常“事件”——艺术的“事件”维度 》
劳伟豪 (湖北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张松涛、孙振华

《艺术中的游戏元素——以莫瑞吉奥·卡特兰为例》
孔梦珂 (上海大学)  指导教师: 肖敏

《历史、艺术与物质文化:蒲城文庙六龙壁考释》
杨昀欣 (西安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张西昌

《解州关帝庙铸铁人像造型艺术研究》
徐小景 (西安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陈晓春

 《羊毛毡材料在雕塑创作中的运用》
符秀 (西安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郭继锋

《珂勒惠支雕塑艺术研究》
▲杨欣明 (西安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 邢开

《唐代帝王陵墓石虎的造型艺术研究》
高犇 (西安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张耀

《善化寺辽金诸天彩塑女性形象造像艺术研究》
李双秀 (郑州大学)  指导教师: 魏小杰

《数字化造型语言在当代雕塑中的应用研究》
冯鹏翔 (郑州大学)  指导教师: 魏小杰

《野性、悲剧性、怪诞——田世信雕塑语言嬗变研究》
田智宇 (东北师范大学)  指导教师: 李烜峰

《雕塑艺术中对于人体结构的解构运用》
罗迪 (南京艺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尹悟铭

《佛山石湾陶塑人物瓦脊艺术研究——以祖庙“哪吒闹海”为例》
杨昊 (广西艺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黄月新

《木雕创作中的场景化实践研究》
韩晶晶 (广西艺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刘宇航

《爆炸成形的形式语言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》
刘庆 (广西艺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石向东

《雕塑空间的剧场性呈现》
郭鼎 (山东艺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池灏 

《梁思成、林徽因主题雕塑中的情境研究》
唐礼 (云南艺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 张仲夏

主题雕塑创作中人物形象研究 ——以《国之脊梁》雕塑创作为例
▲王庄 (云南艺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 张仲夏

主题雕塑创作中再现性与表现性审美特征研究——以《西南联大教育家》雕塑创作为例
▲罗申强 (云南艺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 张仲夏

《泥片记忆的当代语言表达研究》
▲傅舒 (景德镇陶瓷大学)  指导教师: 黄胜

《中国民俗题材陶瓷雕塑的当代表现研究》
▲李仕燊 (景德镇陶瓷大学)  指导教师: 黄胜、高峰

《民居题材陶瓷雕塑创作应用研究》
▲秦仁剑 (景德镇陶瓷大学)  指导教师: 张嗣苹

《景德镇主题性陶瓷雕塑创作的沿革与发展研究(1949-2023)》
▲陈彦铭 (景德镇陶瓷大学)  指导教师:黄胜

《珂勒惠支艺术作品中的雕塑语言研究》
▲谭清倩 (四川音乐学院)  指导教师:印洪


《装置艺术中交互技术的应用研究》
▲张嘉伟 (清华大学)  指导教师: 李鹤

《从平面到立体――花鸟画在陶瓷上的三维转化》
▲严宇新 (景德镇陶瓷大学)  指导教师: 吕品昌

《当代雕塑创作中秩序性语言的应用研究》
▲石伟 (景德镇陶瓷大学)  指导教师: 黄胜、邵长宗

《明代蓝田水陆庵与长治观音堂空间表现对比研究》
▲陈舒婷 (中国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 朱晨 

《祥云元素在雕塑创作中的艺术实践》
▲霍敏 (广西艺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 刘宇航

《传统雕塑与当代雕塑空间形态语言研究》
▲李传鹏 (鲁迅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 鲍海宁

《红色题材雕塑——陶瓷创作实践研究》
▲祁小敏 (景德镇陶瓷大学)  指导教师: 曹春生

《北魏造型艺术特征在《骑士》系列作品中的实践探索》
▲马嘉年 (山东工艺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 商长虹

《具象雕塑创作中的蒙古族题材研究》

▲嘎丽巴 (鲁迅美术学院)  指导教师: 李遂



研究生毕业作品


《生命之舞》| 李万秋(中国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 龙翔、孙振华

《冥冥》| 林巳琦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朱晨、陈汉、杨奇瑞

《吴冠中立像》|李欣悦(中国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余晨星

《以父为名》|赵静文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余晨星

《邓白立像》| 谈佳宁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余晨星

《木刻讲习会》| 徐梦怡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余晨星

《乌托邦的人质-系列》| 孟繁宇清华大学)
指导教师: 董书兵

《小镇青年》| 苏昭其清华大学)
指导教师: 马文甲

《路灯下的他们系列》| 周铭楷鲁迅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鲍海宁

《独树》| 董哲鲁迅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鲍海宁

《明知山,有虎》| 李博鲁迅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吴彤

《出三峡记》| 颜铭柯四川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彭汉钦

《授艺者》| 谭高湖北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张松涛

《人生大事》| 姜豪西安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王志刚

《早市》系列| 卢昱汶西安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郭继锋

《黎明之前1927》| 高犇西安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张耀

《全家福》| 杨泉润郑州大学)
指导教师: 解少勃、魏小杰

《入梦》| 马翔宇广西艺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黄月新

《爆炸成型雕塑语言研究》| 刘庆广西艺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石向东

《少年》系列| 施扬胜广西艺术学院)
指导教师:刘宇航

《西南联大教育救国与闻一多舍生取义的故事》| 周建楷、罗申强云南艺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张仲夏

《西南联大·国之脊梁》|王庄云南艺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张仲夏

《梁思成与林徽因》| 唐礼云南艺术学院)
指导教师: 张仲夏

《民俗系列》| 李仕燊景德镇陶瓷大学)
指导教师: 黄胜

《新青年·见初心》| 祁小敏景德镇陶瓷大学)
指导教师: 曹春生

《市井生活》| 陈红景德镇陶瓷大学)
指导教师: 黄胜、冯都通

《家》| 王昊四川音乐学院)
指导教师: 许庾岭

《边·园》 | 王卓中国艺术研究院 )
指导教师: 郅敏


《骑士》系列| 马嘉年(山东工艺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 商长虹

《雅韵·在水一方》| 吴振松(北京工业大学)
指导教师: 李惠东

《生生系列·水火相生》| 陈琳(东北师范大学)
指导教师: 郭航



本科毕业作品



《内在英雄》| 刘星格中央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杨靖

《马戏团系列——小丑》| 张仁冉(中国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陈涛

《我抱住了婚礼上的那只鹅》| 沈艺(中国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钱云可

《园丁公寓的集会》| 柳洪良中国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陈涛

《当余烬重燃时》| 张泽政(清华大学)
指导教师:李鹤

《泰戈尔》| 黄婉莹(鲁迅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尹智欣、洪涛、朱光宇、曲英佐、沙泉

《牡丹亭·游园》| 黄凯君(广州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王海同、谢国发

《永不停歇的爱》| 唐欣悦(四川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彭汉钦、尹代波

《妳》| 陈由我(湖北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孙域钦

《揽月》| 白钰婷(西安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邢开

《盈盈一水间》| 程龙(西安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郭继锋

《文化长征奠基者》| 刘艺米力(西安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郭继锋

《自乐班》| 杨睿(西安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罗丹

《微光》| 陈家杰(南京艺术学院)
指导教师:薛问问

《礼赞》| 王琪涵(北京工业大学)
指导教师:李富军、李惠东

《逐梦前行-张桂梅和学生们》| 苏佳钰(西南民族大学)
指导教师:赵新

《草原来》| 谷守峰(内蒙古艺术学院)
指导教师:金钢

《母亲》| 温品(内蒙古艺术学院)
指导教师:金钢

《举足轻重》| 张雪龙(内蒙古艺术学院)
指导教师:郑天则

水浒人物志系列-《以德服人》| 孙浩(河北美术学院)
指导教师:穆森

《袅》| 刘斌艳(安徽师范大学)
指导教师:刘超



发表评论

注: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